有人說,為了情人而改變自己是不愛自己的表現,並且說這樣的關係是不健康的


 


花貓只能說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實際生活的狀況,他們對於關係的認識、理解,所有的論點都是從書上看來的,但是人就是要實際活著啊~


 


人不是活在書上,書的作者也是從實際生活中去體驗某些論點、體驗,可是那些只是作者自己本身遇到的遭遇,是不是能夠套在別人的身上,當成評論別人的依據,花貓覺得這樣的做法完全行不通


更何況所謂的專家,自己是否能夠處理好自己的狀況?請先保持住自己始終如一的論點,再去評斷別人吧


 


什麼是愛自己?


 


記得花貓自己買的第一本書-「善待自己」,裡面講到""所有能讓自己覺得舒服的事情,不管是種花、煮東西、啃書~所有能夠讓自己的心覺得開心滿足,就值得去做~這就是善待自己""


所以為了增進與情人間的相處,而稍稍改變自己,讓情人間的關係更好、更和諧,而讓自己的心滿足了、開心了、暖暖了,這難道不是愛自己嗎?


 


更甚者,看花貓文章的人又不是我,怎麼知道我愛不愛自己?妳們眼中的我,看到的會不會是妳們自己的反射,因為妳們不快樂,所以妳們看我就覺得我應該要愛自己多一點


看著花貓過的開心快樂,卻一直說那樣的快樂是假象,這樣的心態是如何?為否定而否定嗎?或者是妒忌。。。


 


或許有人說這樣委屈求全的維持關係,也許某天在關係變化了之後會失去自己,讓自己受傷更重


 


花貓想說的是,過程重要?還是結果重要?


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未來會死,但是每個人還是盡力活出自己的人生,有誰因為知道自己未來會死亡,而決定當下放棄人生直接跳去死亡的嗎?如果凡事都以結果論,那麼這世界就不會有如此的進步,人不會有創意、創新


 


男女間的關係或許沒有永久的保證,但是人生中有什麼事情是一路順利的?不都是困境順境交叉著,有的人遇上了特別的遭遇,所以出書述說自己的見解,但是那是他的人生、他的看法,不是每個人都過著一樣的


 


對於那些喜歡用心理學來評論人的,花貓只想說不是每個人都適用那套理論的,心理學廣義來看就是統計學的延伸,而統計學有所謂的誤差值,有的人就是屬於那誤差值的


 


從小花貓就跟一般人不太一樣,或許我就是屬於誤差值的範圍內吧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花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